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智改数转”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广汉通过对传统工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地改造和升级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按下了“智改数转”加速键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步入“快车道”
四川新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涉及塑胶包装、纸品包装、新型建材、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与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的跨行业、跨区域的集团化公司。
日前,融妹儿在新升集团的塑包生产车间内看到,两条全自动PET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单条线每天高达20余万只的产量,仅靠几名工人操作机器就能实现,大部分工序均由智能化设备完成。
据了解,这条产线是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化设备,不仅产能更高、用料更省,且配套设施齐全。该生产线通过专业图像监控、编辑、检验比对、报警系统的自主作业,结合图像识别算法和非结构化数据采集软件,将产线的合格率提升至99.5%以上,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损耗,有效助力传统制造型企业降本增效,实现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跃升。
同时,在新升集团旗下建园建材的5G智能化车间,码垛机器人正在忙碌地进行抓取码垛作业。偌大的厂房里,机械操作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一条条机械手臂,在既定的程序下,把成千上万的砖材摆放得井然有序,计数、入库统计、发货排单一气呵成。
新升集团建园建材总经理李传兵介绍说:“智能化器械的引进和投用,不仅解决了建材招工难的问题,更让整个车间无尘化、无噪化,整个生产环节也更加绿色、健康、环保。”
据悉,自2021年起,新升集团在塑料包装、纸包、建材等业务领域全面探索,高效落地了“新升科技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项目”“预印二期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及“烧结组合装配墙板智能数字化项目”等智改数转示范项目,并逐步通过夯实基础建设、构建数据平台、强化人才支撑、落实安全保障等举措,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
此外,新升集团先后投入近1亿元专项资金,引入先进的商业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平台及智能化设备,不断提升企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强化工序协同联动,降人耗、提效能,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标准化水平的提升。新升集团董事长邓建彬说:“我们率先构建起了产业链级数据平台,集成CRM、MES、ERP等系统,实现了营销、生产、采购数据的全面贯通,为业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设计联动和制造协同,大大缩短了产品上市、交付的周期,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三年来,新升集团在智改数转的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集团旗下的新升科技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企业;并与恒升包装、建园建材一道,被评定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2023年,集团的塑包、纸包和建材等核心业务生产效率提升20%、成本同步压降10%,经营管理更加透明、高效,数字运维与实体生产实现了有机融合。
近年来,广汉一批批企业通过“智改数转”拥抱数字化,不断实现节能降本提质增效,形成制造向“智造”转型的新质生产力。位于向阳镇的四川汉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一轮的技术改革之下,也按下了“智改数转”的快进键。
走进汉舟电气公司生产车间,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副总经理李明宏便向融妹儿介绍到,企业即将建成汉舟智能电气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万台智能电气成套产品和专业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从数字化、智能化方面提升整个制造装备水平,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多年来,汉舟电气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目前,汉舟电气已累计投入超过2000万元用于企业数字化的改造和升级,实现了高精度、多品种的生产模式。
李明宏表示:“接下来,我们还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二级节点的平台化建设,建设智慧工厂,进一步打通汉舟产业生态链。”
近年来,广汉依托现有装备产业基础,瞄准关键环节,持续推出产业转型引导、创新项目支撑、创新载体培育、创新人才引进、创新政策引领等工程,着力构建“智能技术+智能装备+智能服务”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智能改造,引导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做优服务强化保障、加强资金和政策保障上,坚定不移地抢抓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变革机遇,全力打造’数实融合强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支撑。”市经信局总工程师黄明波表示。
“智改数转”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工业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广汉各工业企业勇担推动“智改数转”责任,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一批高水平项目,打造一批智慧化产品,培育一支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切实解决企业降本、增效、提质、扩绿等难题,加速为“新”而谋、向“新”而行,争当推动“智改数转”的“新引擎”。
编 辑丨李雪梅
责 编丨王路姣
策 划丨张 欧
监 制丨唐大进
总监制丨文 淼